騰訊與多地合作共建“15分鐘銀發聽力服務圈”

3月4日消息,騰訊與各地民政部門、街道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和社區服務組織合作,希望為老人搭建就近可及的聽力健康服務網絡,通過“科技+公益”模式提供聽力健康科普、聽力篩查和咨詢以及助聽器試用等全流程服務。
據悉,首批試點已在上海、深圳、廣州、重慶等城市落地。其中,在深圳市蛇口街道的組織和指導下,騰訊SSV銀發科技實驗室、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等為社區老人開展義診活動。
(圖源:速途網,下同)
騰訊SSV銀發科技實驗室產品負責人楊博介紹,目前我國90%以上的老年人都在居家或依托社區養老,按照國家建設“15分鐘養老服務圈”的倡議,騰訊希望與各方共創合作,為老人打造“15分鐘聽力服務圈”,幫助老人了解自己的聽力情況。
在這些社區線下服務網點,騰訊將圍繞“聽力科普—聽力篩查—就醫導診—助聽器試用—聽覺康復適應性訓練”這些主要的聽力健康干預環節,提供一站式的數字化工具、聽力健康服務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專業環節的資源保障。同時,對那些需要佩戴助聽器但是購買能力不足的老人,騰訊會提供助聽器的捐贈支持。
據了解,去年騰訊SSV銀發科技實驗室發布了國內首個集成聽力篩查、聽力科普及聽覺模擬的一體化小程序——銀發聽力健康。該小程序可以讓老人在相對安靜的場合中就可以完成聽力自查。
騰訊還攜手助聽器廠商智聽科技推出了摯聽(騰訊天籟inside)助聽器“公益助老款”。天籟自研AI算法幫助國產助聽器廠商將復雜場景下語音的清晰度和可懂度提升了85%。
此外,為了讓佩戴助聽器的老人盡快適應佩戴后的聲音環境、恢復聽力感受,3月3日,“銀發聽力健康”小程序正式上線適應性訓練方案。
該方案還原了與老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場景,如買菜、電話、家人聚會等,讓剛剛佩戴助聽器、還在適應中的老人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自由訓練,以加強對于生活中無法聽清聲音的分辨,早日康復正常聽力。
騰訊SSV銀發科技實驗室負責人竇瑞剛表示,“騰訊將做好科技到服務的連接器,持續探索共創、共識、共享的可持續公益助老之路,通過內外部共創推動技術普惠,實現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的正向循環,希望讓更多老年人從中獲益?!?/p>
聲明:
- 該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電商報觀點或立場,文章為作者本人上傳,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 電商號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侵權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
-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