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建議:推動仿生人形機器人快速發展,構建完善汽車數據安全管理體系

3月4日消息,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交了《關于推動仿生人形機器人快速發展的建議》、《關于構建完善汽車數據安全管理體系的建議》、《關于大力發展汽車文化,助力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的建議》共三份建議案。
在《關于推動仿生人形機器人快速發展的建議》中,雷軍指出仿生人形機器人是剛柔耦合的復雜動力學系統,與自動駕駛等新興技術領域緊密關聯,其發展與突破將成為社會經濟發展和國際科技競爭的戰略制高點。
目前我國仿生人形機器人領域尚未形成系統的產業發展規劃和行動實施方案,雷軍建議國家鼓勵扶持相關科創產業鏈參與各方,推進仿生人形機器人產業規劃布局;
(圖源:雷軍公眾號,下同)
在仿生人形機器人核心部組件和零部件性能優化等關鍵共性技術薄弱、技術與應用脫節等問題上,雷軍認為國家應當支持整機企業牽頭創建國家創新聯合體,形成“點面結合”的長期持續創新機制,加強核心技術聯合攻關;
針對應用生態發展緩慢等問題,雷軍鼓勵行業組織建設軟硬協同的通用型仿生人形機器人開源創新平臺,以開放的產業生態降低應用技術成本,同時加速智能制造、養老陪護登場景的應用培育。
在《關于構建完善汽車數據安全管理體系的建議》中,雷軍指出,目前國家已發布若干汽車相關的數據安全推薦性國家標準,規范了網約車服務及汽車數據采集等部分場景要求,尚無法覆蓋到研產供銷全業務領域。
為此雷軍建議,由主管部門牽頭,定義汽車數據分類分級規則,加快制定圍繞汽車生命周期和數據生命周期兩條主線的數據安全標準,指導產業發展;同時建立智能網聯汽車數據安全認證制度、數據安全評級及公示制度,提升行業透明度與可信度。
此外,當前各車企間數據尚未實現有效安全流通,數據孤島普遍存在,數據價值無法充分發揮。他建議,應當在保障數據安全的前提下,構建汽車數據共享機制及平臺,讓各車企間的數據實現流通,將數據轉化為社會生產力。
在《關于大力發展汽車文化,助力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的建議》中,雷軍認為,汽車工業是硬基礎,汽車文化則是軟實力。
雷軍建議,可以引導營造更加豐富的汽車文化場景,如在有條件的高速路段,適度放開限速,讓汽車文化愛好者有機會體驗先進的技術帶來的極致性能;同時鼓勵促進賽車運動、公路旅行、露營營地等文化場景的開發,與文旅產業發展相結合;
他指出,適度放開汽車改裝限制,建立改裝零配件和汽車后市場的國家標準,能為多樣化的創新汽車文化發展提供土壤;全面落地放開符合國五排放標準的二手車準遷限制,促進經典汽車文化進一步發展,并借此打開全國二手車準遷流通;放開皮卡等部分品類限制,促進皮卡文化普及,擴大汽車文化影響范圍及群眾基礎。
聲明:
- 該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電商報觀點或立場,文章為作者本人上傳,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 電商號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侵權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
-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info@dsb.cn